【【【 隨機首頁 】】】

││││

| 讓生命最後一程生死兩相安 |

病人與家屬因怕彼此傷心,避重就輕聊著安全話題,不敢碰觸病情與「死亡」議題,這份體貼真的是好事嗎?

我們的文化中有種現象叫做:「大家都知道有壞事發生、但誰都不想當第一個開口說破的人」,所以在心情低落時會假裝沒事,也會在失戀的人面前絕口不提分手情人的名字,就當作那個人從來沒存在過。

這樣的假裝,有時候是怕大家擔心我們,很多時候是基於對當事者的體貼,怕他們心中難過,可是這樣的善意也可能太過頭,反而把當事者的意願排除在外。

例如:長輩因病即將走到人生大限,但晚輩還是不想告訴他真實病況,讓長輩蒙在鼓裡真的好嗎?而長輩真的對於日漸衰弱的自己毫無感覺?

醫師的建議:讓生命最後一程生死兩相安

1、別怕談死;攸關生命末期被照顧的方式

不喜歡談負面的事是人之常情,但死亡是不能不談的人生大事?因為死亡風險不分年齡,自幼到老、只要活著都可能因為腫瘤、神經退化疾病等因素而需要面對死亡。

避而不談不是最好的方法,相反的,要在還有時間談的時候好好談,完整地把我們的意志和心願清楚表達讓家人知道,才能幫助他們在需要時得以有依循的方向,也影響我們在生命末期所接受的照顧方式,因此面對死亡,人人都有知的權利。若能讓家人間都知道還有沒有未完成的心願、或想特別對誰說什麼樣的話等等,這些安排都能讓生死兩相安。

2、別因善意反而阻礙溝通

以模糊的態度一日拖過一日,往往造成當死亡到來,家人感慨好多事情都沒說或沒做,留下許多遺憾,所以請不要自動假設我們不說、病人就不知道,其實很多時候病人心中是清楚的,只是他怕我們傷心就跟著演戲,其實這樣的做法很可能讓他心中更不安,同時造成家人間產生起於善意卻實質上阻礙溝通的氣氛。

另外,也別以為病人不知道自己身體越來越不好了。有時候,他不敢提死亡意提及可能也是怕身邊的家人會傷心。雙方都太貼心反而更遺憾。

或許生活中的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向哪個方向看,多視角才能呈現生命的真象?

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看法?欲窺全貌,就無法只停留在某一視角。就像我們無法停留在某一時間點,讓青春永駐。

歡迎來和小畢研讀「生活與智慧」這門課。
-----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燄高?最後老話一句:千萬別有幸入寶山,卻空手而回,希望這篇能提供你充份的燃料,與充份的智慧。
對了,小畢我也不是什麼「大師」,只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庄腳崧」;小畢我也不是「花豹」,而是一個獨來獨往的「台灣虎斑犬」,喜賭成性,哈哈哈 ^^


》小 畢 陪 您 閱 讀 生 活 中 的 好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