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料理常用各式各樣的菇類作為食材,菇類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等,也是減重族群首選的食物之一,現有研究發現:每周進食兩份菇類,也能減少大腦退化的風險。
一項研究指出:每周吃2份150克的菇類,可降低年長者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機率多達50%。
研究人員針對了663多名60歲以上的長者,長達6年的追蹤調查,了解參與者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大腦功能狀況。其中每100名每週吃兩次以上的人中只有9名被診斷出輕度認知障礙,而100名食用者吃少於一份有19名被診斷出輕度認知障礙。
一旦有輕度認知障礙(MCI),後未來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輕度認知障礙會使人們健忘、影響記憶力、語言障礙,注意力和空間物體定位的問題,這些變化是非常微妙的。
研究發現:有6種菇類能防治MCI,包括:金針菇、秀珍菇、香菇、白蘑菇與乾磨菇、罐頭磨菇,而且可能不只這6種,推測其他種類的菇類也有同樣功效。教授說:「這種關聯令人驚訝和令人鼓舞。」
只是為什麼光吃菇類就可以有如此顯著的效果?根據研究種指出:推測是因為菇類富含的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有關,它是一種獨特的抗氧化劑和抗發炎,人類是無法自行合成,主要可以從飲食中獲得,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蘑菇」。
此外,菇類還含有其他化合物能保護神經細胞的成分,都可能是它們降低輕度認知障礙罹患率的原因之一,且即使在「高溫」烹調,也不會影響它的效果。
雖然研究結果只是初步階段,還需要更多資料來佐證菇類與失智的關聯,研究負責人強調:有許多因素導致失智症的發展,根據統計多達1/3的病例,可以經由改變生活方式,飲食就是很預防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