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廁所以後,沖水時記得蓋上馬桶蓋。研究顯示:馬桶沖水時,會產生「瞬間氣旋」,讓病菌、微生物飛散在空中,形成「氣溶膠」傳播,能存活在空氣中至少90分鐘,甚至汙染一旁的衛生紙,增加感染風險。
胸腔科醫師指出:氣溶膠傳播為新冠病毒傳散方法之一,病毒在空氣中可存活3小時之久,在紙類存活時間更高達24小時,大幅提升公廁沾染病菌的風險。
媒體報導指出:沖馬桶的氣旋會將糞便、病菌或微生物噴到4.5公尺距離,落在衛生紙、門把等周遭物品上。在醫療機構中的公共廁所,如果為蹲式,或沒有使用馬桶蓋,就可能讓如廁空間充滿致瀉病菌。
公共廁所也潛藏風險,首先,開放式外盒可能讓衛生紙成為細菌、微生物的溫床。大部分公廁都採用開口朝下的衛生紙,沖馬桶時所產生的氣旋就會將馬桶內的細菌、微生物帶到衛生紙上,造成汙染。
其次,如果是捲筒式衛生紙,許多時候必須以手指轉圈才能讓衛生紙掉落,但如此一來,就會接觸到整捲衛生紙,許多人都摸過未用紙捲,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
再者,多數公廁不提供擦手紙,即便有也是開放式的使用盒,抽取時容易沾染和碰觸到下一張擦手紙。醫師建議,擦手紙使用盒最好採密封方式,較能防止抽取時造成的接觸感染。
至於該如何安心地使用公廁?專家建議:盡量少使用蹲式馬桶,因為沒有「蓋子」可以蓋,增加病菌感染風險。此外,使用坐式馬桶時,一定要「蓋上」馬桶蓋再沖水。並挑選能夠保護衛生紙和擦手紙,免受汙染的密封式使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