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葡萄糖胺、軟骨素、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UC-II〕、乳油木果,是作用不太一樣的產品:
1、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是一種單體醣類分子,可合成身體所需的玻尿酸。作用是提供關節組織營養和「修復」軟骨。本來人體可以自行合成,不過隨著年紀變大,合成速率會下降,所以才需要額外補充。一天的建議劑量是1500毫克,可分三次服用,連續吃4~6周才會有效。飯前飯後吃其實效果差不多,但由於葡萄糖胺對胃會比較刺激,所以胃不好的人建議飯後吃。
2、軟骨素
是一種黏多醣蛋白,大多集中在關節軟骨,可增加關節液的分泌和延緩骨關節退化。每日的建議劑量1000~1200毫克。要注意的是:軟骨素可降低血栓,所以有服用「抗凝血劑」的人要特別小心。
3、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UC-II〕
人體的膠原蛋白有五種,第二型的主要作用在軟骨,可以幫助軟骨組織再生,也可以預防關節炎。結構未經酸、鹼破壞的二型膠原蛋白,才稱為非變性,也才具有治療關節炎的功效。每日攝取劑量為40毫克,建議連續服用一個月,才會有作用。
4、乳油木果
原產於西非,含有豐富的三萜類物質、植物固醇和維生素E,可以抗發炎,故可緩解關節疼痛。
顧關節防發炎,這樣吃才對?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UC-II〕用來抗發炎和延緩疼痛,可和修復軟骨和補充關節液的葡萄糖胺、軟骨素一起吃,至於乳油木果萃取物,由於也是抗發炎的作用,等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UC-II〕吃完,再跟葡萄糖胺、軟骨素一起吃即可。這樣才不會重複吃了差不多效果的產品,而白白花了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