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跟着父親走進影院,觀賞《甲午風雲》,影片成功塑造的民族英雄鄧世昌形象,深印腦海。那是中國大陸拍攝的首部以中日甲午戰爭為題材的電影。今天又觀賞了新電影《甲午大海戰》,影片以厚重的歷史感,將那場戰爭的前因後果,重現眼前而引人深思。那是一場影響中日兩國近現代歷史進程的戰爭。幾十年前的那部片子,由於當時的歷史局限,以及一些史料未被發掘,尚不能全面反映那段歷史,今日新片,以翔實而豐厚的史料,全景式視角呈現了那段歲月。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戰爭極具意義,它甚至決定了中日兩國日後的走向,重溫那段歷史,無疑對今天的藍色海洋戰略有所啟示。當下,南海波詭浪急,東海風高雲譎。美國高唱「重返亞洲」打出外交組合拳,日本加大推進「南進戰略」力度,越南和菲律賓急速擴充軍備,印度「向東看」外交全面展開。在亞太變局下,面對南海之亂、東海之困,北京和台北要淡定處之,力排種種內外干擾,這並不容易。
從中南海獲悉,中國對日本,中國對菲律賓,中國對越南,中國對韓國,最新戰略是「鬥而不破」,絕對不能走「海軍對決」的絕路上去,這是符合中國利益最大化的戰略。北京如此謀略,尚不知台北的戰略如何。但我以為,這也符合台北的最大化利益。
「鬥而不破」是說兩者經常爭鬥,但這並不因爭鬥激烈狀況的升級而發生「熱戰」, 即以荷槍實彈的戰爭而撕破臉皮。「鬥而不破」關鍵是適度。中國人習慣說「有理、有利、有節」。有理,雙方往往較難一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利,雖不能全都一致,卻也能較多的一致;有節,就是適度,就是節制。即使理異利歧而無可奈何爭鬥起來,雙方就儘量做到適度。當然,發動「鬥」的一方,常常會不到黃河心不死。但兩國決策的大智慧,正在於把握適度,認清過度。決策的大勇氣在於守住適度,頂住過度。
記得北京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吳建民說過:「世界上有很多矛盾,很多利益衝突,解決起來無非是軍事解決或政治解決。軍事解決就是強權政治。人類進入了21世紀,再搞強權政治,大概是不可接受的。」此話在理。
應該看到,絕大多數國際摩擦事件,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不是自然發生的。某些國家這樣做是有其潛在目的。日本製造「撞船」事件目的,是想迫使中國接受其對釣魚島擁有主權這樣一個事實;同樣,南海地區某些國家也對在南海中國主權海域捕撈作業的漁民施加阻撓,目的也是向國際社會表明,其對南海的某些海域擁有主權。這些國際摩擦,在解決過程中幾乎都是「鬥而不破」。這種「不破」表現為幾種形式:一是以「對等」形式結束摩擦;二是雙方達成妥協;三是承認某種「事實」的存在。
北京剛剛走向世界舞台,應該學學俄羅斯的巧外交戰略戰術。最近,俄羅斯的外交動作頻頻呈現亮點:在越南金蘭港設立船舶「維修基地」,這海上基地「並非軍事基地」,但金蘭港可用以幫助發展雙方之間的「軍事合作」;俄羅斯與日本在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問題上的爭端,再起波瀾,雙方爆發「口水戰」,俄總理梅德韋傑夫計劃前往南千島群島澤捉島視察,俄政府已在南千島群島投入高額預算,將4座島嶼逐步「俄羅斯化」,俄政府向來採取「無視日方抗議」的態度,加速島嶼經濟開發,使其變為俄遠東軍事據點;一年前因非法捕撈被俄羅斯扣留的中國漁民,最近才返回中國,過去半年,俄羅斯多次扣查中國漁船,最近中俄才達成合作共識,開展漁業合作,建立海上執法安全合作機制……該硬就硬,硬得適度;該軟就軟,軟得不輸。
靈活利用前蘇聯時期的軍事實力、能源優勢、地緣政治等遺產,再加上靈活的外交立場和手腕,正是俄羅斯版的「巧實力外交」。細查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在參與東亞合作進程上,在與歐洲開展能源和經濟合作上,在與美國的戰略博弈上,都能看到「軟實力」的身影。有學者說,作為大國,俄羅斯活躍在世界主要政治舞台上已有數百年,其外交手段的嫻熟,外交思想的老道,特別是在與西方國家博弈方面「鬥而不破」的「適度」,值得中國借鑒。
要成功解決爭端,尖閣諸島所有利益相關國政府必須牢記,爆發公開衝突的代價,遠遠超過控制島嶼所能帶來的經濟利益。大國外交,走向深藍,國際摩擦在所難免,但要產生預期效果,或可遵循幾條原則:國際摩擦是國際鬥爭的重要砝碼;國際摩擦不能釀成重大軍事衝突;國際摩擦的較量,要把握「度」,即「鬥而不破」;選擇國際摩擦應在可引起相關國家關注的時機。
當年甲午海戰,鬥而破了,破得很慘。甲午海戰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痛。要鬥,還要「適度」,國力就要強大。《甲午海戰》影片中,日本明治天皇為購買先進軍艦,充實海軍實力,從自身做起,帶領全部官員從薪俸中捐出一成,作為海軍軍費;中國最高統治者慈禧,為自己60歲生日的慶典,竟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直接導致北洋水師喪失購買先進艦隻的機會,長達7年沒有對已購買的軍艦作更新,從而導致北洋水師裝備從領先到落後,為甲午海戰失利埋下伏筆。慈禧的驕奢淫逸,光緒帝的軟弱無力,李鴻章的無奈昏聵,都能在今天的中國找到影子,如此,要在外交上「鬥而不破」,難以做到。